您现在的位置是:娱乐 >>正文
划“双10%”红线:涉房企业融资松绑,释放什么信号?
娱乐4931人已围观
简介时隔四年,涉房企业A股市场融资松绑,让这一政策变化再度成为焦点。10月20日,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 ...
时隔四年,双10%涉房企业A股市场融资松绑,划红让这一政策变化再度成为焦点。线涉信号
10月20日,房企放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业融目前对于涉房地产企业,资松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的绑释前提下,允许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双10%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
此次政策明确了企业放开融资的划红标准,即无论母、线涉信号子公司,房企放其房地产经营数据的业融比重不能超过10%。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资松此次调整表明在房住不炒的绑释前提下,除金融机构可向企业提供资金侧的双10%支持外,股市等层面的融资闸门也逐步放松,可有效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亦有助于稳定经济基本面。
受政策利好影响,10月21日房地产板块活跃,基建股集体走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13%,房地产指数涨0.26%超大盘涨幅。基建股的、、、等日涨幅分别达3.13%、2.7%、3.56%、1.32%。
为何划“双10%”红线?
房住不炒,谨防资金流入房地产
根据证监会要求,符合标准的企业包括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
证监会明确,融资企业需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资本市场对于涉房企业的股权融资政策,既严格限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企业股权融资,又合理保持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有效发挥,更好服务稳定经济大盘。
张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证监会此举属于有限制地放开,“双10%”规定已经明确限制了范围,也将许多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排除在外,说明放开仍是偏谨慎的。本身这些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占比较小,房地产板块对整个企业而言重要性不大,因此,即便准许融资也大概率不会发生资金流入房地产业务的情况。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近期央行等部门出台了阶段性调整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此次证监会对涉房企业融资解禁,也是重要的体现,是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融资的重要举措。此次政策明确了企业放开融资的标准,后续各类企业应系统梳理房地产业务在企业经营大盘中的比重,以获得融资入门券。
政策缘何松绑?
鼓励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实际上,早在2018年,证监会推出两份针对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知识问答文件,其中明确对涉房企业再融资作出限制。相关文件指出,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包括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上市公司,或主营业务虽不属于房地产但目前存在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为防止募资变相用于房地产业务,暂不推进审核。
同时,该文件显示,报告期主营业务原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符合主营业务已经实现转型、公开承诺在国家宏观调控期内不从事房地产业务且房地产业务已清理完毕条件的,可予以推进审核。
在业内人士看来,证监会针对涉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新政,是对2018年融资禁令的松绑,对比此前“不从事房地产业务且房地产业务已清理完毕条件”,此次对涉房企业的要求有所放宽。
严跃进表示,一些涉房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占比并不高,若一刀切地卡住再融资计划,显然并不公平,也影响了其发展公司内其他实体业务的融资需求,通过松绑融资且明确资金不能流入房地产业务的要求,可有效确保再融资资金流入实体产业。
哪些企业或受益?
部分建筑公司或启动增长引擎,政策“组合拳”提振楼市
研报认为,当前证监会提出对涉房地产业务企业的融资限制进行放松,将拓宽相关企业的渠道,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实力。建筑企业或多或少涉房,此前由于涉房企业再融资被严控,导致此类企业丧失了加速增长的引擎。所以,再融资放开对建筑企业后期扩张带来实质性利好。
实际上,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表现不佳,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密集释放楼市积极信号。
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随后的9月30日,央行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不低于3.025%和3.575%。这也是央行时隔7年多首次下调个人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多项政策形成“组合拳”,产生叠加效应,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信心,对提振四季度楼市意义重大。
研报观点认为,改变预期才能改变趋势。此次房地产周期不同以往之处在于,过去房地产政策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很容易引发买房热潮,但当前政策目标只是托底,并不能形成显著资产增值预期,这导致房地产销售一直没能明显改善。尽管当前仍然面临人口、收入、债务控制等约束,但政策对症下药,对后续政策效果持积极态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张彦君
Tags:
相关文章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娱乐遭遇流动性危机的世茂集团00813.HK)再出售资产。世茂集团公告称,8月31日,公司与华润置地01109.HK)附属公司北京润置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33.165亿元的总代价出售位于北京市 ...
【娱乐】
阅读更多央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
娱乐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2.6%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 ...
【娱乐】
阅读更多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
娱乐引 言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当前,美国是全世界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吸毒人数约占全球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本报告旨在通过列举事实和数据,展现美国国内毒品严重泛滥的现状,分析毒品严重泛滥的原 ...
【娱乐】
阅读更多